Loading... # 保持热爱,奔赴星海 ```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 我没有像毕达哥拉斯看着领居家的地板砖就能发现勾股定理一样的那份得天独厚的细致,也米没有像高斯那样解决了导师不经意留下的求证正十七边形千年难题的与生俱来的聪慧,更没有像阿基米德因为思考数学题而被士兵所杀的那份雷打不动的专注。我很普通甚至是个数学很差的学生。 疫情在待的那段时候,我和在座的每一位普通人一样,本身疫情封闭导致,在家呆的久了也显得压抑,有时候甚至觉得自己连一个普通人都不如吧。瞭望过去的这么多年也不知道自己学到了什么能在残酷的社会上立足,高考那年我的数学其实也不是特别好,只考了七八十分的样子,说出来都可能会难以置信吧,这是怎么可能拿到靠自己拿到市一等奖的吧,但这是我的心里实话,请后面听我细细道来。 还记得2022年,是陈光鹏教授教学我的高等数学课,网课嘛想必我那个听课状态也不用我多说,和大家都差不多。但是,在我漫无目的的那一段日子里,突然有一天陈教授在网课的微信群里略微提及了这件事:“马上将举办一个全国数学建模比赛大家有想参加的可以联系学委报个名。” 当时看到这条消息,不明原因,就是有点激动,确实很想试一试,然后马上就和学委说了我想要报名,那时候我也不清楚,对于数学建模这个东西一点也不了解其实,然后我就记得好像是陈教授电话给我说了一下大概情况:“数学建模这个东西,其实我也不太懂,但是当年也参加过一些带一些学生,但是我本身其实也是不太了解的,所以对你们的帮助也不大,赛制是三个人一组的,你得拉两个人来组队。”我了解大概情况后其实决心还是没这么大,毕竟找两个队友或许是个难题(这个到后面继续细说),所以我就随便给班上两个同学打了电话,我以为他们会觉得难不参加的,没想到他们都说可以,那就试试吧。 然后既然参加了那就下定决心要做好一点吧,那不能只是玩玩的心态,那如果这样参加这个比赛还有什么意义呢。我时常会这样想来反思自己。可能说到这一步很多人会认为自己不行吧,没关系,有时候我也会有同感,看我接下来怎么走。 首先,我们第一次参加这个比赛,得先了解这个比赛吧,百度,成为了我们的首选呀。所以当时我就是去搜,什么是数学建模?——数学建模可看作是把实际问题定义转换为数学模型的过程。比赛的时候比的是什么?——有关工程或者社会的实际问题的题目。为此的写一篇论文,以论文的方式提交结果。那我们需要学习那些知识能?——这里有很多的内容亟待考究,这里也放到后面再说。现在首先想交给大家的是一种学习方法,对于一个自己从来没有接触过得东西怎么去学,我觉得这才是我最宝贵的财富吧,我将于此分享给大家。 正如康扥尔所说:“数学的领域中,提出问题的艺术比解答问题的艺术更为重要。” 搜索引擎这是互联网时代最强大的产物。我们应该善于利用,学会如何如搜索问题。如:“全国数学建模大赛官网”是个不错的选择。这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每天的短视频各种文章应接不暇,但是对于我们其实真的是一点营养也没用,我们得学会去搜索真正想要的知识。还有数学建模大赛有关的心得与体会的内容也有很多,他们有的是国奖,有的甚至参加过美赛,其实通过了解可以知道每年的数学建模还是挺热门的,不只是有国赛,还有美赛,“高教杯”,“亚太杯”,“深圳杯”,等等等等。可见真正学会了数学建模这门手艺是真的很不错的,每年都可以参加这么多比赛,含金量也高,有的比赛还会有奖金。比如在知乎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的大佬分享和总结他们的经验,我们可以先去看看其他大牛是怎么准备的。 我就是这样在看了很多很多的其他人的经验分享之后才一步一步走来,包括我还大概去全国大学生数学模大赛的官网看了很多其他人写的优秀论文,刚开始嘛看不懂当然是不重要的,那些论文看起来就很高大上的感觉,甚至会为他们总结数据的作图表格惊叹道,总结两个字就是“美观”。所以起码脑袋里大概都会有一个模板印象,以至于以后不会不知道怎么无从下手。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官网会有很详细的赛制介绍,提交作品的最后时间内有严格的限制,好像记得是最后一天晚上的八点就得提交论文和材料,然后会生一个唯一的MD5码,此后就绝对不能再动了,否则MD5值会改变,那会功亏一篑,这点我想提醒一下还是要千万注意的。然后就是看到了正式比赛的预计日期好像是9月,那是后好像已经6月份了吧,当时就很有紧迫感,怕自己什么也不会。那没什么就硬着头皮学。 要学的东西其实是挺多的,但是坚持下来绝对会是一件很酷的事情。我大概总结了一下学习路线可以是这要,或者归类总结为如下图的“十大模型,近三十种算法”。这些也是我借鉴网友和课件得到的学习路线吧。对于我们来这些人来说,首先看到这些不应该是害怕,绝对不要慌,慢慢学吧一点一点来很重要,因为我也就是从一无所知到现在的。 > 线性规划 > > 整数规划 > > 非线性规划 > > 动态规划 > > 图论 > > 排队论 > > 对策论 > > 层次分析法 > > 差值与拟合 > > 数理统计与分析 > > 回归分析 > > 微分方程建模 > > 稳态模型 > > 常微分方程 > > 差分方程 > > 神经网络,模拟退火,蚁群算法 > > 灰色系统理论 > > 时间序列模型 > > 聚类分析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还得学会用很多的软件,首先要提到的就是成熟的MATLAB,我个人认为这个软件实在是太强大了,真正学会了它能解决很多的问题,很多科研任务甚至都会用到它。这款软件很大,我用的是2021a的版本,光是安装就有40多个GB的内存。让我至今印象深刻的就是,我看过一篇别人的获奖论文真的甚至是用程序代码来解决问题的,整片甚至描述都很少,当然这事一格极端,但是编程是极重要的核心。会python的也可以。然后其他软件像是SPSS和stataSE用来数据分析很好用,亿图绘制流程图绝佳类似的也有微软的VISIO或者XMind,还有world写公式是会很头疼的,所以还要又一个写公式好用的软件AXMath。这就需要大家平时玩计算机的时候多用一些软件吧,总有好处的。其他大家还会慢慢接触到其他然自己觉得更趁手的软件。 也就了解这些后我就给我们的三人小组开了一个腾讯会议,并且确立了明确的会议流程,首先就是讲上面提到的内容差不多都给我的队友们科普了一下。所以现在我们就明白了是什么?学什么的问题?至于怎么学后面继续说道。会议期间我甚至为了更有仪式感进行了一个队长的竞选然后顺利成章的我当了队长,我还得不断地鼓励队友们呐,让他们好好学,踏实一点,等等安慰的话,并然他们心里相信我们是冲国一去的。至于效果怎么样,我只觉得正比赛过程能见分晓了。 所以我就给全队制定了一个计划和目标,按照上图得学习流程每次学一个模型或者算法后,还有每次隔一段时间,我们都得开一个会议,汇报自己的学习进度,用自己的话描述自己对模型算法的理解,并制定下次的会议制定计划和目标作业,下一次会议继续这种模式,循环往复。这是最理想的状态了,实际情况可能不是这么理想,但是总还是有的用的。所以大家可以借鉴这个学习方法,才能建立一个优秀的团队。实际情况还是得总有个人怀着满腔热血去积极去调度去鼓励去督促。会议流程和内容绘制的思维导图如下,用Xmind画的不知道能不能打开,仅供参考: (暂无文件) 然后学模型算法的过程,就是在B站找的清风老师的课程,还有数学建模老哥,就每天看吧,看完一段偶尔开个会,形成循环。就是这样一个暑假的时间吧。还有关于论文格式规范与美化的问题,有句话说的好,与其说是高大上的排版格式容易拿奖,不如说是严格的学术写作功底以及较好的学术绘图能力,让你的文章在规范性上得到保证。足以见一个美观的论文的重要性。还有一个经验之谈就是,最好一定能够在赛前准备好论文的排版,这要到比赛的时候绝对会舒服很多。论文在官网和知网都有很多可以查询。 时间转眼就来到了比赛的日子。当天晚上拿到赛题我很激动,但是同时在看过题目之后有很紧张,一个字,难。我立刻就开始审题,思来想去当然是选择自己认为有点思路的那个。当天晚上就得确定,不然到后面会不够时间的,然后就往这题钻吧,别再去想其他题目了,不管结果如何。选好题后,可以选择睡个好觉吧,有可能这是最后一晚好觉了对于这三天来说,到天亮开始我就没怎么休息过,平均每晚只睡了两三个小时,就一直在写,真的很累。但是大家如果能够分工明确,各自都有所特长的话也许不会这么累。其实我觉得我也是为我的两个队友操碎了心,说甚至都可以说我几乎是要包揽了所有的模块。处理数据的不会编程,让他慢慢用Excel逐条算吧,我还得教学一下怎么用,算了然我来吧。写论文的真的就拿着一篇论文临时排了一个模板,我念一句,写作手写一句,我念了十个字,他绝对不敢多一个字,到了公式的时候给他看一眼,他说,嗷,我会打这个符号交给我吧!我想说,我也会!还是我自己来吧。总之就是有时候甚至和他们解释那个模型,交流真的不再一个频道上。我哭。过多细节我也不赘述,所以我也就不说,自己来干吧,也不想伤害他们。这就是我前面说的找可靠的队友是多么重要了吧。当然有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任何人问我关于比赛的事,我都会说:“其实都是大家的功劳一起努力的结果。”,谁叫我们是队友呢?只有这里现在才说的是一些心理话,但是不可否认一起参加了吧,我还心理是感激他们吧,都各有各的价值。其实还有机会还是想继续再参加的,但是我不想再这么累,人和很重要,合适的队友更重要。但是我还是鼓励大家,有这个希望和兴趣可以不管这么多的,自己努力给起码自己会很欣慰,回顾一步步走来的日子都会被自己感动到,这很酷。难道这不是一件很有意义的精彩人生吗? 到最后论文提交我甚至都是最后5分钟提交上去的,时间真的太少了,那一刻我甚至都觉得有些不甘心,因为知道写的并不怎么样,可能取得不了成绩。感觉自己努力辛苦了这么久,心理不是滋味。慢慢的就过去了吧。 也不知道等了多久,突然有一天群里消息才炸了,原来我们拿了市一等奖。当时那时候还是很开心很激动的。但是后面冷静下来又有惋惜没有国奖。当陈教授后来和我说了一段话之后,我又觉得也许自己的论文并没有想象的这么好吧,市一等奖也只是学校有这么多队伍参赛然后给分配的一个名额,我们只是在学校内比较好的,所以我的能力就是这样了,也就释怀了吧,能拿到这个奖也已经很感激很荣幸了。所以我想告诉大家努力就会有回报。 后来和陈教授一起吃饭的时间里,有挺多事情是还是心领神会的,也教会了我很多道理,现在回想起来在比赛的时候最为觉得后悔的就是没有咨询一下陈教授,我现在甚至觉得陈教授刚开始说的不太懂只是谦虚之词,如果当初有所先见,我们也许能够更上一层楼。这也告诉我一个道理,多加强师生沟通也是很重要的。陈教授是个很实在的人,所以我也就真心写下了这篇实在的文章。我希望能通过自己的一些经历对还在迷茫路上的人有所启发,希望能不只是这件事上也可以是别的美好的事物为大家重新埋下梦想的种子,我真心希望我们专科生也能有无数个为了目标在不断努力执着的人! 妄自菲薄的思维禁锢,囚笼不了极欲翱翔的鲲鹏。青年,应以千钧之力搏击苍穹,失败并不可怕,维坚韧者始能遂其志。愿我们都能保持热爱,奔赴星海。 最后修改:2023 年 06 月 05 日 © 允许规范转载 打赏 赞赏作者 支付宝微信 赞 7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用,请随意赞赏